一个男孩在北京的成长日记--记2014届校友万琪珑

发布者:法商校友发布时间:2017-05-22浏览次数:571

                                 外经贸系供稿

转瞬间,我已经毕业三年了,如今再次迎来了毕业的时节。三年前,我幸运地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开云(中国)研究生院的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大咖云集的社科院完成学业确实是一件颇具挑战性的事情,特别是在之前较少涉足的领域——国际法。

研究生的生活,准确的说是在社科院的研究生生活确实不如大部分高校那般多姿多彩。社科院目前并没有招收本科生,在校生全部是硕士生和博士生,再加上招生规模有限,在校生只有三千人左右。在这里,只有四栋宿舍楼、一栋教学楼、一栋行政楼、一个图书馆、一个体育馆、一个食堂、一家超市、一家打印店和一家理发店,这就是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一切。这样的生活会很简单,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选择障碍,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论是专业学习还是学生工作。

专业学习的坚守:坚持将上课放在首位

“选修必逃,必修选逃”似乎已经成为大学生对待课程学习的标准态度,但是至少在这一点上我和许多人有不同看法。除非有不得已的原因,我都会按时上课,尽管研一的课程十分紧凑,但我依旧能够保障出勤率。社科院的课程授课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同一门课会有许多老师共同完成,因此社科院法学所的众多名师大家(比如梁慧星)都会亲临研院为我们上课或开讲座,这确实是十分难得的机会,能够和如此之多的大咖近距离接触。

研究生期间的专业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授课不会再和本科一样照本宣科,因此,两极分化的现象会十分明显。同学们之间入学时十分微小的差距可能在毕业之际被无限放大。坚持课程论文的原创性,是我对待期末考试的底线,而这也或许是相关专业成绩较好的原因之一。根据研二时的统计,我的专业课程均分达到89.65,位列班级第一。这为之后的奖学金申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因此,研究生期间才能接连荣获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法学系“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党员”等荣誉称号。

专业学习的意外收获出现在研三,在一些老师和同学的推荐中,我申请了北京大学法开云(中国)为期一年的人权硕士项目,这一在国际人权法领域极具权威性的课程吸引了大量候选人的申请。本来只是选择尝试的我尽然顺利通过了简历筛选和面试的关卡,和另外42位幸运儿一同入选北京大学第14届人权硕士项目。这是一段新的求知之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研究生生活的继续(该人权硕士项目课程会一直持续到2017年秋季学期)。

科研训练的尝试:珍惜老师的每一次指导

尽管已经临近研究生毕业,但我仍然不敢自称擅长科研。在与社科院的各位老师的学习交流中,我深知自己的科研能力十分有限,需要更长时间的学习才敢谈科研二字,因此,我在研究生期间的科研经历仅仅可以用“尝试”形容。

研一时接触的第一个可以称之为科研的活动是《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13(2015)》中一个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项目组,事实上,我只承担了其中很小一部分工作,但这至少让我初识何为科研。在此之后,我会珍惜每一个有可能的参与到科研以及获得老师指导的机会,《法治教育》、《英语听说教程》、《社区居民法律知识读本》和《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的编撰,以及参与到《“一带一路”有关国家或地区知识产权环境研究》的课题研究。每一次科研的训练都会有不同的提升,与之相伴的则是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的深刻体会。由于在专业学习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我在读研期间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和二等奖学金,而此时的荣获国奖也弥补了大学时与国奖失之交臂的遗憾。

我的毕业论文选题是《我国入境非法移民的婚姻问题研究》,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尽管答辩过程略显曲折,但最终还是顺利通过。与部分同学十分担心重复率不同,出于对这篇论文原创性的信心,我丝毫不担心该文会遭遇学术不端的评价,而这也是我于三年研究生科研训练的尝试中所悟出的最为真切的感受与经验。你永远无法想象一篇充斥复制粘贴内容的论文作者将如何面对学术道德的质疑。

学生工作的继续:于平凡中寻觅非凡

在大学期间,我就十分热衷于各种学生工作,在研究生期间,我延续了这一“光荣传统”。学生工作在许多人看来,尤其在许多未曾亲身参与的人看来都是枯燥乏味的,并无太多新意。但是多年参与学生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这个论断只说对了一半。常规任务、日常工作必然不会有太多新奇之处,但不同的人在面临同样的工作任务时,由于其能力、心态以及预期的不同,他所能完成的工作质量以及从中的收获必然是千差万别。因为热爱,所以付出,最后才有收获。个中滋味,非亲历而不能得也。

读研期间,我参与到中国社会科开云(中国)研究生院研究生会的工作中,并于研二担任学术部部长,与此同时也担任了研究生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舞蹈协会、摄影协会和明辩社的负责人。活动组织工作进展并不顺利,尤其在众多研究生并不热衷社团活动的社科院,精心组织的活动可能亲临现场的同学人数会少于工作人员。尽管如此,这也丝毫不会动摇我对学生工作的热爱。而于学生工作中结识的众多小伙伴则更是意外收获,不论活动组织是否成功,至少这段友谊长存。不论如何,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干部”的荣誉称号也是对这三年学生工作的充分肯定。

文体活动的风采:生活可以更加有料

大学时的我充分利用了每一个闲暇的时光,因而不至于让我的课余时间荒废或虚度。与其在寝室打游戏消磨时光,为何不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呢?研究生生活亦是如此。在我每一份需要认真填写的简历中,我都会毫无例外的在爱好或特长一栏注明:播音、主持、演讲、辩论和英语。而这也几乎贯穿了我的所有业余生活。

社科院在我研三时终于开创了广播台,而我自然积极参与到我所热爱的播音工作中,自大学毕业以来,我有许久未接触那曾经无比熟悉的录制间和调音台。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通过音箱传遍校园每一个角落,这样的体验或许是对语言与声音的特别追求的莫大肯定。

主持是对一个人心理素质、舞台表现以及语言能力的综合考验,升入研究生阶段的我延续了自大学开始的主持生涯,从校园新生歌手大赛到元旦晚会,从外文配音大赛到英语文化沙龙,每一次站在舞台上的表演,在聚光灯下的镇定自若都是一次又一次全新的挑战。

演讲是表达的艺术,演讲并不一定要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每一次公众演讲,哪怕只是在课堂上的一次发言,都可以让自己的观点得到充分表达。读研期间几次有幸参与到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录制,在节目中的发言不仅仅代表个人,更要代表社科院这个集体。而元旦晚会上的朗诵与小品表演则是我对演讲形式的不同尝试,亦包括对语言这一最古老艺术之魅力的热爱。

辩论是语言与思维的碰撞,在读研期间,我的辩论从中文拓展到英文。由于在大学期间荣获许多辩论奖项以及参加一些辩论的培训活动,我得以获得评委的资格,并有幸受邀到众多高校担任中英文辩论赛的执评工作,不论是中国辩论公开赛、外研社杯英语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还是部分学校承办的各类地区赛,尽管东奔西跑必然导致疲惫,但我丝毫未对此厌倦,相反却乐在其中。我坚信对辩论的爱好可以伴随终身。

英语是我的老本行,而这也为我的生活开启了另一扇窗户。承蒙老师厚爱,我有幸于201510月回到湖经,非洲“可持续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技术国际培训班陪同口译。读研期间我也接到大大小小的各类笔译或口译任务,从论文摘要翻译到简历翻译,从担任访问学者的导游到外贸企业的商务谈判口译员,此类实践经历都是对我英语能力的考验。而在研究生院外文配音大赛上荣获一等奖则是对英语配音的一次大考,延续了大学期间外语文化节配音大赛的佳绩。

大学时我是Amazing啦啦队的成员,在读研期间,我依旧保持了对舞蹈的热爱,并以集体爵士舞的形式站上了报告厅的舞台。我可能并不是最佳的舞者,但至少在那段可以称得上艰辛的集训历程中,我所能收获的不仅仅是舞姿而已。

梦想依旧在前方

短暂的三年研究生生活行将结束,本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此的见证。其实在入学前,我并没有预料到在研院的生活究竟会是怎样,只有当我来了之后才发觉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着迷。在这里,我遇到了许多信任我的同学,他们愿意在我陷入焦虑和不安时倾听我的诉说,为我排忧解难;在这里,我遇到了许多支持和理解我的老师,他们可能并不一定是我专业方向的老师,但依旧愿意为我答疑解惑,为我今后的人生指点迷津;在这里,我继续延续了对学生工作和文体活动的热爱,尤其对于自己最为挚爱的辩论事业;在这里,我做出了学业生涯中极为重要的决定——投入国际法的怀抱,尽管与更为主流和经世致用的民商法和刑法相比,国际法显得较为小众和冷门。但是,自从我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起,这个决定就不曾让我后悔。关于导师的选择,亦是如此。

在第一堂国际法课上,一位西装革履、举止优雅且极具学者风范的老师深深地吸引了我。他在课堂上主动建议同学们不要选择国际法这个方向,个中缘由在于就业难。这是一句肺腑之言,尤其在理想主义并不盛行且在京毕业生往往面临极大生存压力的今天。非常荣幸得是,孙老师最终答应了我选择他作为导师的请求。孙老师治学严谨,而这恐怕也是我时常让他感到失望的缘由之所在。在读研期间,由于我的其他个人事务过多,以至于不能专注于论文的撰写。孙老师为我的论文撰写提供了数不清的指导和帮助,从外文文献库的获取到外文文献的搜集,从提供学者著作到分享相关文献链接,每一次获得老师的指导都让我感激不尽。也正因如此,每次看到他对我所提交文稿失望的神情,我都会感到无比的愧疚和自责。或许我真的需要另一个三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成为他真正的得意门生,让老师为之欣慰。

与此同时,我要感谢远在武汉的家人,父母给予我的支持让我得以继续完成学业。这样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个人选择的尊重和理解,让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和专业以及未来择业定居的城市。这样的自由弥足珍贵。我也要感谢我的前女友,尽管一段缘分已然告终,但这段经历依旧值得回首,也让我成长了许多,感谢她曾经的爱慕与陪伴。这一段感情甚难忘却。我还要感谢一位我非常尊敬的师长,他是一位辩论届的前辈。与他相识四载有余,许多关于辩论的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学识渊博、为人友善,时常分享其人生经历与感悟,在与他的交流中受益匪浅,本文的选题亦与他某次比赛的辩题相关。尽管由于一些误会与其发生了不快,但这一段友谊依旧值得珍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谨以此文献给我未曾抵达的远方。

  

                                                               2014届校友万琪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