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资讯(二)] 如何择校选专业-给08考研支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11-15浏览次数:6619

作者:灵儿    文章来源:6月《大学生》能力博士  


       2007年考研工作基本结束,08年的考研大军即将卷土重来。而考研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一旦下定了决心准备考研,首要的问题就是报考志愿,理性而科 学地选择学校和专业是考研成功重要的第一步。在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时,考生应该结合自身的意愿和条件以及将来自己的发展方向来考虑好考研志愿。

      一问:什么专业最适合你?

      在报考阶段,应该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招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理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这里,我们将研究生专业分为热门专业、传统专业和特殊专业硕士加以分析。

      热门专业是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性大,未来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例如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金融经济类学科、法学学科、新闻类学科等等。但这类热门专业最大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较低。

       传统专业是指那些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的基础学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常见的有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等。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 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但是由于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治学体系,传统类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这类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名额 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竞争也不太激烈。

       特殊专业硕士是指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软件工程硕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等。和多倾向于“研究”的传统意义上的 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面更注重的是实践与应用,培养的时间也较短(一般为2年)。特殊专业硕士的专业课水平要求较浅,更多的是考一些主 要课程的基础知识。虽然特殊专业硕士招生学校数目少,但一般招生量较大,对于一些跨专业考试的考生来说,似乎报考特殊专业硕士更合适一些,至少可以在专业 课上不被“科班出身”的考生拉得太远。

          跨专业
      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间的“大挪移”。众所周知,“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剑走偏锋”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却也可能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

       从近几年的考研情况来看,经济类专业要考数学,对于理工科学生选择该类专业要考虑到该专业对数学的要求比较高,可能对理科生有利,同时考的专业课科目比较 少,这样理改文考生成功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一些。社会学是一门领域广阔的学科,根据历年的招生情况看,应届考生居多,社会科学专业出身的比例也较大,带着 其他学科背景进入社会学,都有其独具的优势。社会学相对于其他专业性更强的学科而言,比较容易入门,只要准备充分,复习得法,考取希望还是很大的。法开云(中国) 在读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非科班出身,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专业的鸿沟并非是不可跨越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往往能融专业素质于法律学习中,他们视野广 阔,看问题的角度新颖而独特,要是复习得充分,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一般情况下,跨专业考研应遵循以下规律:

      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

      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

       第三,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实力不是 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的学校和院系是欢迎并鼓励跨专业报考的。

      二问:你的目标是哪所学校?不同类型大学能够相互比较吗?

      在选择好专业后,接下来就要确定报考学校。在选择学校时应该考虑到以下的几点因素:

      1.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否则只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一个招生单位的质量通常可以从其在该专业领域的地位,导师的名气、学术成就,该学校(单位)在近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等进行判断。

      2.考虑一下毕业后想在什么地方工作。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的工作机会多,即使不留在京沪,从京沪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相对于其他院校的学生也更加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且毕业以后在异地找工作是件很费力的事情,时间上、空间上和经济上都是比较麻烦的。


       3.在选择学校要做到有的放矢,一击命中。首先要看录取分数线,有一些比较好的学校的总分和单科录取分数线有可能会高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其次,要看所 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然后,还要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两者之比即为录取比例,数值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这些数据应该尽量往前多收 集几年,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分析一下录取门槛是逐步降低还是逐步抬高,是基本稳定还是剧烈波动。逐步抬高的难度比较大,而波动剧烈的风险比较大。最后,考 生还要研究学校的录取情况。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高校和专业院系有很多内部保送的名额,表面上看起来招生量不少,但公开招考的并不多,对这些考生都要有客 观的分析。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还应考虑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把目标定得现实一些,提高自己的录取概率。

        《大学生》资讯评论员:

        总之,在择校选专业时一定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根据社会的趋势理性判断改专业的就业前景,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在别人的后面跑。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实力, 多方收集学校和专业有关的信息,权衡利弊,综合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正确做出抉择。其实无论哪个专业,关键是你是否努力做出成绩来,只要有所成就, 其他物质上、精神上的目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