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送走旧岁的烦恼;春风阵阵,迎来新年的祝福。将对来年的憧憬酿成一坛屠苏酒,送入千家万户,共品“年”的味道。
“年”,是中国人心目中最为重要的日子。在外工作或求学的人们,返回故乡,图的就是个团团圆圆;长辈发给晚辈红包,是对孩子来年的美好祝福;鞭炮声从街头延至巷尾,为的是驱除邪祟,期待来年平安顺遂。
所以小时候便总盼着过年。早晨起来,先换上新的衣帽,兜里还揣着两块糖,跟长辈们说上几句吉祥话,讨来一个厚厚的红包。最高兴的还是夜幕降临的时候,各色各样的烟花霸占了大半的夜空,就连星星也黯然失色;一群小朋友蹲在桥头,用歪歪扭扭的字迹,极认真地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鞭炮声是除夕夜最忠诚的“守护者”,彻夜不休,为的是让春节也沾沾这喜气,讨个好彩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了创建环保文明的社区环境,近年来,各城市严格管控烟花爆竹的燃放,即便是在过年这样隆重且喜庆的日子里,烟花爆竹的燃放也依然受到限制。于是有人说:“这年,过得越来没有味道了。”
失去味道的,真的是“年”吗?
从前年纪小,过年便意味着有糖吃,有新衣服穿,还有压岁钱可以拿,所以简单快乐。长大之后,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童年的糖块对我们已经失去了吸引力,烟花也已经不如从前那般绚烂了,走亲访友,不再期待长辈手里的红包,反而担心饭桌上亲友的问候和打量。生活的压力,才是我们尝不到“年”味的“罪魁祸首”。
有人说,“年味”还是从前的“年味”,变淡的只是我们的“年味”。老人仍停留在大半个世纪前的记忆,看着蓬勃发展的新事物,感慨“年味淡了”;青年人背负着生活的压力,过年也不得清闲,便觉得“年味淡了”。如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年”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改变,才能适应当下,得以延续和发展。
尽管几经变迁,“年”始终保持着原本的味道。
每年除夕,勤劳能干的主妇们总能变出一桌丰盛的饭菜来,以犒劳家中成员一年的辛苦。有心思细腻的母亲和妻子,会在年夜饭里,埋下对家庭成员的祝福。鱼肉是“年年有余”,年糕是“步步高升”,牛肉是“牛气冲天”……心灵手巧的主妇,用双手为家人打造了别样的“年味”。
直到今日,某些地区仍保持着“踩岁”的习俗。除夕子夜时,孩子们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后,纷纷到屋外去踩芝麻秸。 俗话说:芝麻开花节节高,用芝麻秸比喻年年生活更高更好,且“碎”“岁”谐音,意为“岁岁平安”,也是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年”,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寄寓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直至今日,“年”依然受到国人的重视。对于我们而言,“年”的意义并不在于几场烟花,一件新衣和几张纸钞。自始至终,我们在意的都是亲友间的情谊和问候。几句吉祥话,讨个好彩头,为来年的忙碌加油打气,鼓足干劲,创造美好生活。这才应该是“年”本身的意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百年来,“年”的味道从未变过。它藏在一年的尽头,期待着,给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尝一口浅淡而悠长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