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17403 杨苏
去年冬天,在日本,江歌为了保护闺蜜刘鑫,被刘鑫的前男友杀害了。整个过程刘鑫就在屋子里却自始至终没有打开那扇门。
关于江歌案,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一次次牵动着人们的心。相比杀害江歌的凶手陈世峰而言,刘鑫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次数实在太多。但为什么大众把目光都聚焦在刘鑫身上,原因很简单——江歌案撕烂了人性的遮羞布。
事情发生时,刘鑫躲在那扇生死门之后,把江歌隔绝在门外。怯懦是人的天性之一,我们谁也不敢保证,在遇到当时那种情景会有足够的勇气,打开那扇门。但是,事后刘鑫一系列的举动让人所不齿。
隔绝消息,置身事外,其父母还口出恶言,刘鑫甚至威胁不再配合调查。如果说不敢开门体现的是人性中怯懦的一面,那么,事后刘鑫及其父母所表现出的则是冷漠,或者更多程度上是有意为之的邪恶。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然我还不料,也不信会下劣到这地步”,这里所说的“劣根”的中国人,是百年前麻木的、冷漠的中国人,而现今社会,万万没有想到,竟还有这样蒙昧良心之人。
这场悲剧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人性的丑恶、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教育的失职。
刘鑫事发时的不开门、事后的逃避都把矛头指向了一个关键词——责任。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当时开了门、如果事后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那么现在的结果是不是就不一样?习主席在十九大中多次提到青年,他说“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没有责任感的青年,如何能保证对国家的忠诚,如何能成为重振中华的顶梁柱?所以,作为当代被寄予厚望的新青年,责任意识是万万不可缺少的。而所谓责任感,是对自己的忠诚、是对身边人的坦诚、是敢于为做错的事而承担一切后果的勇气。反观刘鑫,这些都并没有做到,但这,不能说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
其中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很重要因素。在江歌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其父母在整个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刘鑫的父母对着失去了相依为命的十几年的女儿的母亲说:“活该,是她自己命短!”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是否想过,他们口中的“命短”的女孩,用生命换来了他们的女儿?不禁想问,是有多么糟糕的家庭教育才“培养”出这样的人啊?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刘鑫的第一任“老师”便是如此素质,又如何能期望刘鑫了?
最后,便是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的失职也如一股暗流推动了悲剧的发生。刘鑫和江歌都是在日留学生,作为一名留学生,学术素养自然不会低,可如此低劣的品行实在难以与高学历挂钩。我们不禁要反思国家的教育,近些年的高校和留学生的案件不在少数,我们不禁想问,相关部门的措施是否还存在漏洞?如何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如何保障留学生的人身安全也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
当一件事情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比如和“人性”这样高大上的字眼有关联之后,事件的发展必定不再是小范围的讨论。这也就体现了舆论的重要性。不可否认的是,舆论是把双刃剑,但有时候“剑走偏锋”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江歌的母亲运用舆论找到了躲她长达两百天之久的刘鑫,面对舆论的谴责和道德的审判,最终刘鑫答应与江歌母亲见一面,而这次的见面,刘鑫更多的是为自己辩解。一年前,刘鑫把江歌关在了那扇门外,把死亡留给了绝望的江歌;而如今,刘鑫又企图把事情的真相关在正义的大门外。
我不知道,这扇门还需要多久才会真正的被她打开,我也不知道还需要多久,已故的江歌、悲痛的江歌母亲才能寻回她们渴盼已久的正义。
一扇门,隔绝了生与死,隔离了正义与邪恶。我们期待这扇门的打开,也期待着正义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