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文化沃土,尽展中国风采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4-11-14浏览次数:10

董张婷(商英22401

文化传承,国之魂也。行走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唯有与文化同行,方能开辟康庄大道,唯有增强文化精神,方能一路高歌。

不由得让人回想起《长安三万里》中的一句: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随着时光流逝,昔日的皇宫殿堂,早就长满蒿草;那时的歌舞楼台,变成了一地断瓦残坦。但是曾经的记忆不会消逝,而会以文化为载体,不断在人们心中流传,哪怕是一秒一分都不会成为遗憾。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传承九州春色,四方欢歌。春晚有一名为《年锦》的节目,呈现的不再是不拘形制的“古装戏服”,而是规制正统的汉民族传统服饰。此节目从历代数百纹样中精选了超20款进行复原织绣,呈现出了汉唐宋明四朝共十六款汉服,“无一帧不美”,尽显中国女性的大气雍容与清新典雅。

早在2003年,王乐天首次将沉寂了三百多年的汉服带入大众视野:2024年汉服首次正式“有名有姓”地登上央视春晚。这是穿越千年的文化之美,是汉服圈“同袍”们整整十年的共同努为,更是中华民族逐渐强大的文化自信。

在一系列的文化完美展现的背后,均是文化传承与中国精神的体现。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首次亲手为春晚设计《年锦图》。她说,“我这一辈子都在和纹样打交道”。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符号和艺术样式,纹样就是重要的一部分。龙凤呈祥、如意祥瑞、百花缠枝、锦云珠翠中国传统纹样产生于人民,寄寓着花好月圆的愿景,寄托着平安康乐的期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学,更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文化的净潭想要清波粼粼,生机盎然,就必须容纳吐息,包容更新。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根脉,外域文化的新鲜内容,都是我们汲取养分的来源,能适当取舍并加以整合,文化发展便有了动力。

在江寻千之前,没有博主这么完整地拍过打铁花的体验视频。但可知打铁花曾有个旧行规,一千多年来传男不传女。两年前,江寻千第一次看到打铁花,火树银花在黑夜中绽放,被震撼到落泪,自那之后便萌生了学习打铁花的想法。起初,身边的人都不同意,觉得做这事太危险了,江寻千反复提了两年,才让他们松口答应。于是,她通过博主影视飓风辗转联系到了河南确山铁花代表性传承人杨建军老师。杨建军老师为铁花技艺的传承推广奉献半生,曾用13年时间遍访道观、考察文物,复原出几近失传的柳枝花棚,用于打铁花表演。杨老师说之前团队里有个男孩子打铁花伤到了眼角膜,花了三四万块治疗,还有人铁水打到了脚面上,一直流到脚指头,留了一条好长的伤疤,但这些并没有劝退她。连续一个多月跟着老师刻苦学习,最后在沙漠的花棚中打出了她人生中第一个铁花,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打铁花的女孩。

从汉唐宋明四朝绝美服饰,到敦煌艺术的非凡华丽,从春晚舞“青绿舞”,到火遍各地国风潮,从超绝打铁花,到戏曲唱出一回往事,积淀数千年的中国味道瞬间便惊艳了世人。文化的永恒魅力,已然为巍巍中华注入了青春活力,而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乃是我们青年人的应有之义。

鲁迅曾言:惟有名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有一位有着“以针代笔,绣出星空之美”美誉的女士——绣娘陈英华,她决定用针线勾画星河光影,将科学与艺术有机融合。勾稿、配色、刺绣……不仅精通平针绣和乱针绣等针法,同时运用调和配色、独创针法,将熠熠星空绣制成艺术品,“星空系列”刺绣作品由此诞生,为传统非遗注入现代技法与创新活力。而在面对荣誉时,陈英华十分淡然:“要能坐住冷板凳,才能传承和创新。”

诞生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陈丽君,参演越剧《新龙门客栈》,反串饰演“玉面郎君”贾廷,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精湛的表演才华而爆火网络。“关山难越依然越,千劫万难志不消。”她是“战绩斐然”的后起之秀;是中国戏曲十大青年领军人物榜首称号的持有者;更是院团乃至整个越剧行业都寄予厚望的接班人。从13岁下定决心学越剧,到如今而立之年因精湛表演爆火,我们很难想象这个单薄的身影,是如何十年如一日地将自己锁在练功房里刻苦训练,又是如何在泪水和汗水交织的艰难训练中,一次又一次克服迷茫和焦虑。好在,岁月交替,初心不改,她守住了内心对越剧的一腔赤忱和热爱,以扎实功底和卓越才能,让大众看到了她耀眼的才华,以及越剧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的铸就需要时光沉淀,其传承也需薪火相传,不断接力。时代发展的步伐推动文化出现崭新气象,我们既要保存光阴深处的文化精华,也应以开放心态接纳新的文化形式与内容,使之成为源头活水,不断迸发活力。文化发展驱动文明进步,身处当代的我们要耕耘好文化的沃土,要让其生根发芽,展现独一无二的风采。

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唐诗宋词诉说悲欢离合、京剧昆曲道来动人故事、翰墨丹青绘出江山美景……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如繁星的文化财富。

然而在光辉的另一面展现的是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传的易传,高雅的失传。在网络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830日,博主煎饼果崽和夏天妹妹制作的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很快就爆火出圈,以一盏化为人形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为视角展开,讲述从大英博物馆逃出后在沿途邂逅中国记者并请求其帮助自己逃回中国的故事。

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句“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唤。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过:“文物只有在原生地展示,才最有尊严。如果像孤魂野鬼一样流失海外,就没有尊严。”文物是文明的印记,文明是文化的装饰,它们的最佳归属就是回到故土。一直到2023828日,环球网才强硬发声:“作为一家中国媒体,我们正式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请把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地归还中国。”

世代更替,华章日新。“人既发扬掉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鲁迅早在《文化偏至论》中国就把人民与国家紧密联系了起来,确实,一国人民尤其是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非只是一句空话,中国青年应勇担肩上之责,用热血滋养爱国情怀,用正气凝聚民族节气,为文化赋能,让文化生生不息,破浪前行。

看我泱泱大国,历经风浪仍繁荣昌盛。观我华夏文明,延绵千年亦光辉不倒。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