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理解之桥,跨时代之壑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4-10-22浏览次数:11

熊嘉莉(英语24401

大江东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滚滚波涛冲刷着时代的海岸,留下了观念的鸿沟。老一辈人是否“没苦硬吃”,年轻人有否“没福硬享”?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作为血肉同胞,相互理解,携手共进,方为正道。

继承艰苦奋斗精神,历久仍弥新,跨代不断代。非典疫情,猪瘟大患,汶川地震......老一辈人经历了太多苦难,故而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两弹一星,红军长征,抗美援朝......回首历史的古卷,在当时一穷二白的环境下,“唯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老一辈们相信吃苦在前,方能有基础更坚实的未来。而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由于大多拥有着丰裕的物质条件,过度担忧未来于他们而言,却是一种束缚。但这能证明老一辈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或者年轻人未能学习发扬这一传统美德吗?我们应当注意观察,在“点杯奶茶哄自己学习”的年轻人背后,是否亦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辉呢?在老一辈看来,这也许过于奢侈和娇气,然而时代在进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当下,一杯奶茶带来的精神动力,与所要付出的物质代价相比,是远超后者的。斯宾诺莎说过,自由者很少思索死亡,他的智慧不在死的默念,而在生的深思。更关注当下的生活体验和自我实现,难道不也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前行吗?

鼓励追求美好精神,添彩新生活,谱写华乐章。善于体味当下幸福,感知“小确幸”“小美好”的年轻人,往往对老一辈的省吃俭用颇有微词。但当看见花朵在塑料瓶中摇曳,七色光自蓝绿玻璃夺窗而出,碎瓶子在墙头点点闪烁,一心反抗传统,却未能在潮流挟裹中找到正确生活态度,被消费主义绑架的年轻人,是否也该静下心来,细细欣赏路边无名盆栽的芬芳,听一听街边拉二胡爷爷演奏的音乐?

培养理解包容精神,交流促和谐,破障愈融通。可喜的是,正如我们所见,国货之光再度绽放,汉服华裳重入眼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老一辈正在相互学习,沟通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两代人应当彼此对立。年轻人感恩老一辈的付出与奉献,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老一辈亦支持年轻人的敢想敢做,为社会带来更新更有活力的明天。

共怀积极进取精神,逐梦永不停,接力向未来。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长征,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接力。从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两弹元勋邓稼先”到“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 “抗疫英雄张定宇”“扶贫之花黄文秀”到“敦煌女儿樊锦诗”“人民英雄陈薇”。在正视两代人的差异后,我们不难找到“吃苦”与“享福”的平衡点。“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吃苦”与“享福”是一对孪生子,无论是老一辈,抑或年轻人,都应当注意保持二者在生活中的平衡。既要学会享受生活,也要学会吃苦。既要坚持传统美德,也要感受时代进步。

“众力并则万钧举,群智用则庶绩康”,年轻人与老一辈唯有正视差异,相互理解,方能达成共识,共同进步。且让我们共筑理解之桥,跨时代之壑,于不同生活方式里,共觅复兴中华伟业之共识。于垂髫黄发间,共同守望春日繁花灼灼其华之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