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网络,“舆”你同行

发布者:团委发布时间:2022-08-11浏览次数:10

刘桂辛(会计20408

如果没有疫情,此时的我们,应当已经穿起新衣,邀上三五好友一同踏青,共同感受融融春日的安宁和美好。

然而即便是疫情之下,我们也能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为千里之外的同胞送去紧缺的物资和鼓励的话语,共同抒写充满温情和感动的诗篇。

可偏偏有人,躲过了新冠病毒的死亡威胁,却被一群陌生人的语言攻击夺去了性命,永远地留在了这个春天。

数日前,上海一女子因担心独居的老父亲行动不便,特意做好饭菜请人送过去。受疫情影响,一时找不到人帮忙,只好拜托昨天的叮咚小哥代劳。这位热心的小哥在多次改道后,历时四小时终于将东西交到了老人手上。女子为表示感谢,又担心小哥拒绝,特意给小哥充了200元话费。

这本来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却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纷纷指责该女子小气、刻薄、不懂感恩,更有甚者将其上升为地域攻击,认为该女子歧视外地人。面对铺天盖地的辱骂,最终这位女士选择从高楼一跃而下。

在周围人眼中,她是孝顺懂事的女儿、是温柔体贴的妻子、是和蔼慈爱的母亲,她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虽然爽中羞涩,却还是向小哥表达了自己的谢意。可在素味平生的网友眼中,她精明刻薄、小家子气,还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帮助,更歧视人家的外地人身份。顺着一根细细的网线,他们肆意地倾泻着自己的恶意,去份害一个无辜的陌生人。女子去世后,这件事情才大范围地扩散开来,人们才注意到这桩不平事,于是各路网友纷纷上线,声援该女子,一时之间,网暴者们噤若寒蝉,正义终于归位。

今年年初,年仅15岁的寻亲男孩刘学州,在经历了长达月余的网暴后,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件事的背后,既有无良营销号的恐意引导,也不乏好非者的推波助纣,三言两语间,便有一条鲜活的生命悄然逝去。网暴者们躲在屏幕之后,藏起姓名,藏起相貌,拿起键盘便可 “指点江山”,俯仰间便可定人生死前程,他们自诩正义,却在网暴之后销声匿迹,蛰伏在暗处静静等待下一个受害者。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的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衣食住行、生活娱乐,处处有它的踪迹。同时它也可以成为武器,有人用它为弱者发声,为正义站岗;也有人执剑挥向更弱者,只为逞一时口舌之快。网络的确很好地保护了网民们的个人隐私不受侵害,但是其私密性也容易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成为网暴者的 “保护伞”。网络暴力屡见不鲜,是因为网民素质良莠不齐,所以即便国家和社会一再倡导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也收效甚微。网络诞生的本意,是跨越距离的心灵沟通,是爱和温暖的传递,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却也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成为网暴者的一把利刃,刺向一个个无辜之人。

作为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也作为网络使用者,我们无法干涉他人的一言一行,甚至无法保证自己永远不会身处與论中心,只须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时谨言慎行,更要懂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在他人无辜受到欺凌时,敢于挺身而出,敢于仗义执言,让舆论化作手中的护身符,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而非网暴者的 “遮羞布”。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不仅需市政府和社会持续关注,也需要每个人时时约束自己在网上的一言一行,“

微芒,造炬成阳”,个人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如果青年群体都能自发律己,引导文明发言、规范上网的良好风气,便能够协助构建文明清净的网络环境。


标题80

标题81

标题82

标题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