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热之路,英雄史诗

来源:法商时代发布时间:2016-12-15浏览次数:232编辑者:法商时代

见习记者 周文琪

70多年前,一支为了正义、为了解放穷苦人民的革命队伍——中国工农红军,让人们见证了这漫漫征程的心酸疾苦。他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艰难前行,在敌人的围追堵截、狂轰滥炸中殊死拼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夺取腊子口、翻越大草地等,这一件件、一幕幕刻骨铭心,催人泪下的悲壮场景深深刻在炎黄子孙的脑海,紧紧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193410月由于当时中共领导人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撤离当时的根据地——瑞金,从此中共中央开始了战略转移道路的探索。当年十月至十一月接连突破了国民党第一、第二、第三道封锁线,在第四道封锁线(湘江之战)时,由于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心退却,消极避战,即使取得了湘江之战的胜利,可主力军几乎从之前的8万减少到3万人。一月中旬召开的遵义会议批评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路线的错误,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由于中央红军运用了巧妙的迂回战术顺利四渡赤水,并趁敌人不注意时又偷渡乌江,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又强渡金沙江,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可次年五月就在红军翻雪山,越草地时却是长征史上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

19358月红军踏入草地,所谓的草地就只是黑质泥土的沼泽,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暴来去无常,由于草地排水不畅形成了大片沼泽,行军时稍不小心便会偏离道路陷入泥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还是食物供给,不少同志分着食物,让着食物,甚至吃着有毒的食物,就在这时却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例如张思德吃毒草、一袋干粮、金色的鱼钩、半碗青稞面等,在敌人先后几次围剿下又发生了马背上的小红军、子弹在腰里十六年的故事。

1935年九月红军冲破了渭河封锁线,翻越了六盘山,抵达了陕北吴起镇,再最终强渡金沙江,193610月在甘肃的会宁县会师,标志着长征最终的结束。

面对兵力强于自己十倍的一百万敌人,中国共产党用长征做出了最勇猛、最令人敬佩的行动。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名党反动派围剿红军并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战胜了党内分裂的危机,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长征铸就了勇于吃苦、不惧艰难、骁勇善战的红色精神,播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而红军战士们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和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出了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奏出了人生中最辉煌的乐章,用血和泪谱写了这两万五千里最动人的篇章。

作为法商学子,我们应谨记先前共产烈士们用自己的身躯与鲜血为我们换来的和平。每每行走在脚下这片充满灵魂而又炽热的土地,心中的骄傲油然而生,更多的感悟不是没有走完这片土地,而是没有更能感受这片土地中来自灵魂深处的气息。英雄们身体l里热血在翻滚,精神上斗志在昂扬,行为上行动刚毅果决,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们前仆后继,敢为革命牺牲的斗争情怀,就可能不会有红色的旗帜在中华大地上飘扬了。                                    

炽热之路,生命在呐喊,热血在流淌,灵魂在讴歌,学子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