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启然
在我国,“3.15”晚会自1991年始已走过23个年头,看看身边发生的变化,我们消费环境不断进化,权利义务不断加强,晚会也见证了中国消费环境的一步步完善。但你我的身边却仍存在着许多的消费陷阱,在消费时一不小心权益就会被不法分子侵犯,所以在消费时除了注重商品的质量安全还要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案例
就近年的晚会主题来说,“3.15”晚会聚焦的是越来越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陷阱。以2012年的“3.15”晚会为例,央视对多个行业不为人知的内幕进行了曝光,不仅电信上榜,麦当劳、家乐福等跨国巨头也榜上有名。
麦当劳旧货换新装?卫生状况遭质疑
据央视暗访的视频显示,2011年12月1日,北京三里屯一家麦当劳店中,员工炸的鸡翅,一直放在保温箱中,超过保温期近一个半小时。吉士片拆了包装两个小时外观会发生变化,应该丢弃,而这天凌晨拆包但是没有用的两个吉士片,过了几个小时仍然被员工用做早餐的吉士蛋汉堡。
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视的暗访视频中,三里屯麦当劳操作间曾发生这样一幕,一个包装袋中生牛肉饼翻落散在地上,员工又重新拣起来。掉在地上的牛肉饼,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又被放在袋子中备用。而针对北京三里屯麦当劳的餐厅,售卖超过保鲜期的现象,记者连夜走访了店铺,店员对企业内部明确规范的操作流程却是含糊其词,而对此部分消费者的反应,则是显得有点麻木。
家乐福被曝“返包”销售过期食品
家乐福销售过期食品早已不是新闻,在央视“3.15”晚会上,这家知名的跨国零售连锁巨头以次充好,并将过期食品重新报装销售的行为遭到曝光。
位于郑州花园路国贸360广场的家乐福店,每天来这里购物的消费者络绎不绝。这家店里柴鸡的价格是11.96元,白条鸡是6.98元。除了价格相差一倍,外观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央视记者暗访时发现,售货员竟将从同一个包装袋内取出的三黄鸡,随意放置在柴鸡和白条鸡对应的位置充数。这样一来,原本同一处置的三黄鸡,经过人为摆放,变成了柴鸡,价格也相差了一倍。 不仅如此,央视还曝光这家家乐福存在着“返包”销售的现象。所谓“返包”,就是将过期产品重新包装后再进行销售。
很多消费者表示对这个情况非常不能接受,在家乐福超市里面,我们发现经常在这里购买产品的消费者,他们表示平时在这里买东西,基本不考虑这样的问题,但是现在发生这样的问题,他们表示难以接受希望家乐福尽快给他们的说法。
中国电信成垃圾短信推手
有关部门多次展开对垃圾短信的专项清理,但并无明显效果。继2008年、2009年之后,央视“3.15”晚会再次对垃圾短信乱象进行调查。
据央视调查,发送垃圾短信的号码往往不是手机号码,而是以0769,0751开头的固定电话号码。由此,中国电信利用退市的小灵通号码发送垃圾短信牟利的内幕浮出水面。央视暗访发现,多地电信分公司都在经营垃圾短信的业务,并且电信的通道“移动的号码能发,联通的号码也能发。”
据报道,如果遇到用户对垃圾短信的投诉,电信公司也会想尽办法,为公司提供更换号码,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本应承担监督责任的运营商,却公然为垃圾短信发送大开方便之门,不仅如此,有的电信公司自己在发送垃圾短信。
案例追踪
几家被重点曝光的企业都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且回应的内容大致相同,均表示对被曝光问题高度重视,将迅速展开调查,严肃处理。
中国电信集 团公司3月15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垃圾短信问题高度重视。声明说,中国电信一贯反对垃圾短信,整治垃圾短信的态度是坚决的。
麦当劳中国则将被曝光的问题称为“个别事件”,并表态将就这一个别事件立即进行调查,坚决严肃处理。而让人深思的是,为什么麦当劳这样一家以管理规范著称的国际企业,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管理漏洞?答案是,在麦当劳的老家,在美国他不敢这样,因为美国第一有集团诉讼,就是有很多公益组织、律师、社会团体会跳出来替消费者打这官司,就在它那个鸡翅往下掉的一刹那,捡起来用了,这一下可能涉嫌违法,然后有很多人员跳出来,维护消费者权益,打官司,这受不了。
而家乐福中国对广大消费者带来的损失非常抱歉,诚挚的歉意。家乐福中国方面表示,针对家乐福郑州花园店被曝光的生鲜产品的问题事件,展开调查,对象关责任人进行了停职处罚,并对相关门店提出限期整改。
值得注意的是,家乐福此前一直对外表示,对外对所销售的生鲜食品质量爱明确的管理制度,同时具有严格流程监控措施,然而家乐福中国似乎始终没能摆脱各种质疑,从前不久被广泛关注的价签混乱事件,到这次的315事件,将过期食品再包装,更改日期再销售的问题,这个监管体系成了一纸空文,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此,家乐福中国表示,这是很多体制培训没有完全完善的原因。
维权手段
而对于上文案例中的合法权益受侵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数见不鲜。作为消费群体中的大流,不少大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该如何通过正当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或者干脆忍气吞声,最终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作为一个特殊而且庞大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权益需要更多的保护与引导。 据网上的调查发现,有约50%以上的大学生消费权益曾经受到过侵害,不知道是否受过侵害约30%,从未受到侵害只占不到20%。这表明大学生消费者也是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也时常受到这样那样的侵害。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在电视购物方面的消费问题、相信网络虚假广告而受骗、大学生兼职时受侵害以及经常被打着“低价”幌子的骗子欺骗。
而同样的调查,当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同学们的回答也很另人吃惊:约50%的同学选择了“算了,下次注意就是了”,约20%,的同学“束手无策”,“求助家长、老师”约5%,约25%的同学求助消协,另外,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敢自己与商家理论。所以,维护大学生的消费权益还需要多方努力。
针对大学生消费过程中遇到的侵权问题,建议在消费过程中要选择品牌好、信誉高的商家,不要因为贪一时的小便宜引起日后的大麻烦;在购买产品前要看清产品说明书、质量承诺、维修卡之类的单据凭证,以防日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一旦发生产品质量问题,要及时与商家联系协商,还可以向消委会、工商局、律师及媒体求助。
对于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侵权事件,建议大学生兼职要守法在先,合法兼职,不能只为赚钱而不加选择;行使劳动关系前要先签署用工合同,写明劳动时间、报酬及计算方法,并且一定要以书面合同为依据;出现矛盾纠纷后,要及时向劳动监察等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而不要私下解决,必要时还可以请派出所出面解决。
要想维护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们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坚持常态化的“3.15”,一年365天当中,我们只有这一个特别感动的“3.15”,但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打击坑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却是365天。
我们消费环境虽大有改善,但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消费纠纷发生,多数人选择了沉默,因为麻木或是投诉无门或无效。但请你高举手中的权益面包,消费本应该就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不要因为维权的艰难就放弃自己手中应紧握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