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锐(英语19402班)
某美院教授出轨?某小伙是“武汉海王”?某女图书馆不雅事件,已遭学校开除?疫情期间这类“瓜”层出不穷,网民们也吃得不亦乐乎,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8月5日,一条“某高校教授携妻子闺蜜去三亚旅游确诊新冠肺炎”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该教师马某于当日公开回应称,此次出行是与另一位男教授,且受相关公司的委任,并非旅游私事。随后,涉嫌造谣人员葛某被逮捕拘留。
与此同时,在众多网友的脑补下,一确诊小伙因在武汉约见两名女子,成为“武汉海王”。下午5时,两位涉事女子发布微博澄清道:“不是男女朋友关系,自己也没有感染”。
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两起谣言不攻自破,网民们吃了个假瓜。谣言就像泡泡,越吹越大,却遭受不了一点触碰。虽然脆弱,但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真实存在。
在虚假消息散播的同时,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往往会被立即“公之于众”,恐吓、嘲讽、谩骂和规劝通过各种渠道汹涌而至,这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随之,极度紧张的神经,焦虑不安的情绪将一步步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抑郁?这是被逼无奈的最终结果。当众多事情都朝着一种“已经注定的坏方向”发展时,我们的言论以及过度的关注就成为了一种变相的网络暴力。
那么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
一个谣言的肆虐,离不开造谣者的恶意诋毁和传谣者的推波助澜。
现在正处于疫情高峰期,各区域会对确诊患者进行流调跟踪,而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造谣者有选择性地弱化信息点,对消息进行一种不完全符合事实的脑补,表达某种善意或恶意的情感倾向,借此获取流量和热度。残缺不全的信息、失真的“脑补”,造谣者善于抓住伦理道德的“至高点”,引发网民们的“共鸣”,操控他们的心理。
但更为致命的是那些盲从的传谣者。在这个弱化责任和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网民们借助网络寻求群体共鸣,通过网络的匿名性和群体的无责任性,肆无忌惮地展露自己内心的阴暗。在“个体”变成“群体”的过程中,人们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盲从,将自己行为正能量化,利用群体给予他们的“勇气”,在无意识中对受害者造成巨大伤害。“毋庸置疑,群体既容易无畏,也容易犯罪。”(《乌合之众》)
两起事件有多处共同点:受害者都为确诊患者,造谣内容都跟伦理道德有关系,造谣来源都依据所公布的患者流调信息,一边倒言论严重。
现在我们静下来好好思考:作为网上冲浪者的我们,面对热点事件应该如何保持理性?
谣言止于智者,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做好自我防护,不信谣不传谣”。疫情期间,面对新增病例的消息,我们要保持理性和乐观,不要过度焦虑和恐慌。面对热点事件时,特别是关于伦理道德的事件,不急于表态,不轻易站队,让“子弹”慢点飞,让时间做裁判,因为事情真相很有可能不是这样,不管是好意还是坏意的评判都会对当事人造成严重影响。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决定相信信息前要考察其来源的可靠性。除此之外,我们要有意识地认识造谣传谣的危害,了解国家惩戒的力量,意识到网络言论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心中明一面镜,竖一杆秤,用道德和责任感约束自身行为。
网络谣言,害人害己,理性“吃瓜”,从我做起。